近年來,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瑰寶的中藥材屢屢遭遇信任危機。今年7月,央視曝光了某中藥材市場中嚴重的中藥材增重、染色、摻假的現象。這一現象,突顯出中藥行業信息化監管工作的滯后性和急迫性,現階段相關部門迫切需要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來消除這些安全隱患。因此,建立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運用條碼技術統一跟蹤管理藥企、監管部門、醫院藥店、消費者的中藥溯源系統平臺,對于我國中藥業持續健康安全的發展至關重要。
通過條碼打印機給每一種藥材制作一張條形碼標簽,利用中藥溯源系統平臺,終端環節的消費者就可以通過掃描條形碼查詢該藥材生長、加工等各環節信息,促進改善我國中藥材市場產品混亂及質量監管難等問題,保障藥物安全和人民健康。
中藥溯源系統建設 科學監管保障安全
在全國關注中藥安全的情況下,為進一步提升中藥材監管水平,促進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推進中藥材質量溯源系統的建設成為眾多藥材廠家和消費者的共同目標和愿景。據悉,中藥溯源信息化監管系統是運用條碼技術和無線射頻技術(RFID)對中藥材進行標識和跟蹤等管理,結合數據加密技術、微電子技術、大型數據庫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無線通訊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先進技術,綜合研發的中藥溯源信息系統。
記者從相關人員處了解到,該系統對中藥從種植(養殖)、流通、加工生產、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進行實時動態監管,數據信息處理、查詢,解決了傳統人為監管手段中的許多不足,為相關企業、監管部門提供了信息化的,更準確、快速、全面的技術手段,有助于保障中藥的種植標準化、生產安全性、流通可靠性,使得消費者使用更加放心。
早在2011年,全國首個“中藥溯源系統”在成都研發成功。從2012年開始,商務部著手在中藥材種植、生產、流通、銷售領域推進追溯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城市為河北省安國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四川省成都市和安徽省亳州市,第二批將再設八個試點城市,進而推廣至全國。
隨著人們對藥物安全重視程度的提升,以及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中藥材質量溯源系統自身完善的要求及最新技術的支撐,讓“中藥溯源系統”進入一個新的境地。博思得科技作為條碼/RFID標簽打印機的龍頭企業,以清晰精美的打印效果,簡單穩定的產品應用,專業高效的項目服務等優勢有力助陣“中藥溯源系統”的建設,將中藥市場銷售推向更安全的位置。